我极少写影评,更未写过电视剧评论,但看了华谊兄弟拍摄的电视剧《连环套》之后,竟压抑不住“吐槽”的欲望。
按说,有国共合作、武汉会战、万家岭大捷及张谷峰战役等背景,加上中统、军统、中共高级特工以及日本特工的参与,编出一部好的电视剧应当是不太难的事儿。但就是这样一堆极好的素材,硬是被编排得惨不忍睹。
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:军统特工谢庚杨和中共特工孟庆凡为了阻止或拖延日军攻占武汉,为中国政府转移和撤退争取时间,制订了一个苏联要出兵中国东北,从日军“背后捅刀子”的“谎言计划”,迫使日军不敢动用大兵团强攻武汉。
由于编导人员的局限,剧中许多情节不仅不合情理,而且整个剧情让人看了十分压抑。“谎言小组”为了让日本特工相信“谎言计划”的存在,牺牲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。
特别是杨谷昌之死,让人觉得特别不可思议。“谎言小组”的负责人谢庚杨为了取得日本特工佐腾的信任,居然让经过九死一生,仍在敌后打游击的79团团长杨谷昌主动钻进日军的包围圈“找死”。
当我看到杨谷昌按照“找死”命令,带人向凤凰岭出发时,我想导演一定是让杨谷昌有计划的“遭遇”日军,然后再逃离日军的追杀。这样,既让佐藤验证了谢庚杨提供的情报,又避免了整部剧中一直冲在抵抗日军第一线的英雄杨谷昌的牺牲。
而让我大跌眼镜的是,导演竟让杨谷昌一头钻进日军布置的口袋,不思突围,一门心思地战死。试问:这样的牺牲有何意义?作为武汉战区的最高领导陈司令长官以及军统高级特工谢庚杨,为什么觉得只有让杨谷昌及其部下全体战死,才能证明谢庚杨向佐腾提供的情况准确?
还有那个被永安公司的老板周图海识破并抓获日本特工九菊(胡万全),竟在被周图海手下人层层包围的众目睽睽之下,趁周图海被刺杀之际,从容逃离,围在周图海身边的一大批人都成了瞎子。
在这个情节上,要么九菊不要被周图海抓获,况且剧情设计中也没有周图海抓获九菊之必需,要么就让九菊从船上直接跳入长江逃跑,怎么能让他在众目睽瞪之下失踪呢?
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八路军办事处的马小茴,竟一个人“单刀赴会”,被九菊挟持后牺牲。她临死前居然从身上取出一本厚厚的有十六开纸那么大的日记本,告诉前去救她的人孟庆凡:她在日记中的话是写给他的,让人感到十分荒诞而不可信。
马小茴写日记的习惯,在剧中早有交代,如果编剧想在这里让马小茴的向孟庆凡表白自己的真爱,完全可以让马小茴告诉孟庆凡,她的日记放在什么地方,日记留给孟庆凡,日记里的话也都是写给孟庆凡的就行了,完全没有必要让马小茴在临死前,不知从哪儿掏出那么大的日记本(如果不是观众脑洞大开,谁也想像不出马小茴怎么可能在临时决定的“单刀赴会”中,在怀里揣上那么一个大日记本)。
说实话,尽管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许多情节都觉得不合情理,但最终激发我提笔“吐槽”的,就是马小茴死前掏日记本这个情节,太荒诞了!
按说这部电视剧的背景和素材基础,已经决定了这部电视剧充满着惊险、离奇的色彩,有让这部电视剧十分“火”的基础,但由于编导的水平所限,白白地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,把一部本应火起来的剧本拍成一部几乎堕落为三流水平的电视剧。
最终,剧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。可能是导演生气了,让该死的和不该死的人物都死了。因为剧中那么多不合理的情节,一些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提出不少不同意见,但导演总是一意孤行,听不进任何人善意、合理的意见,终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